武汉桑拿讯近日,中组部办公厅公布第四批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入选人员名单, 武汉地区共90人入选,居全国第三,其中企业专家19人。据了解,我市近三年累计入选企业专家57人,仅次于北京、上海,连续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和全省第一,充分体现出我市创新名城建设人才发展“首位担当”。57名企业专家中,半数是入选我市人才计划,在库培养的科技创业家、创新型企业家、中青年拔尖人才,另外还有三成是我市推荐入选的省“333工程”人才。
武汉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海阔今年新入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。8年前,于海阔被 武汉市人才计划吸引,从北京来到六合创业。“当时,六合区委组织部根据我的条件,帮我申报‘六合英才’以及 武汉市科技创业家等人才计划。入选后,市区给予企业150万元资金扶持和2000万元贷款贴息资助,区政府还在六合经济开发区划拨32亩企业用地,让我的创业之路走得更加顺畅。”于海阔说,作为一名研发工程师,她在管理经验、运营方面比较欠缺,市委组织部为她提供相应的管理培训课程,她先后参加了在南大、清华、北大举办的专题培训,还享受到境外研修机会,参团到英国学习了管理创新、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经验,让她从一名只懂技术的工程师,逐渐成长为一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运作的复合型创业者。天诗2014年投产,主要为涂料和油墨等材料提供微蜡粉,企业销售额以每年超过30%的增幅速度稳步增长,去年销售突破1亿元大关。今年,企业将继续开拓欧美、东南亚等区域的国际业务,为 武汉打造创新名城贡献力量。
武汉中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川也于今年新入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。他介绍, 武汉的创业氛围浓厚,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,政策吸引力很强。特别是这两年大力推进创新名城建设,配套出台的政策体系架构全,扶持力度大。“6年前,我们来 武汉创业,企业起步时,年销售额只有区区几十万,现在早已超过亿元。当前,创新创业环境特别好, 武汉市和江宁区为人才提供了针对性很强的扶持措施,我们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。接下来,我们将继续扩大新能源汽车主业发展,同时拓展电力物联网业务。”杨晓川说。
如今,“创新名城”的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来宁创新创业。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是创新名城建设的深化拓展之年,围绕市委提出的市场化、高端化、国际化、融合化、集群化、法治化“六化”方向,人才工作要继续向前推进改革创新,着力夯实“科创森林”的人才土壤。组织部门将强化政策引领、精准培育、产才融合,加速培育一批领军型人才。比如说,优化升级“创业 武汉”英才计划,持续加大人才企业扶持力度,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。对重点企业实行“一企一策”个性化培育,通过实地调研走访、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听取人才诉求,精准推送服务。组织创新型企业家境内外研修班,为人才开拓视野,与境外名企名校开展交流合作搭建平台。以科技镇长团为桥梁,深度挖掘高校院所科研资源,与人才企业进行技术对接;推动人才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、国有企事业单位合作交流,努力构建形成产业上下游互动、校企无缝对接的良好创业生态环境。
(记者毛庆实习生贾亦頔)编辑: 武汉品茶网